鋉博士

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,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。“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”。
对于这句话,最常见的中文翻译是:“有时,去治愈;常常,去帮助;总是,去安慰。”但是我却认为这句话应该翻译为“有时会治愈,常常能缓解,总是使舒适”。
为什么应该这么说呢?这些话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呢?
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这位特鲁多医生。
特鲁多(E. L. Trudeau)早年学医,但当他还是个医学院学生时,还没来得及当上医生,就被确诊为患了肺结核。那时候,肺结核与今天的癌症相比,有过之无不及,绝对是个不治之症。1837年,无奈的他,24岁只身来到人烟稀少的撒拉纳克湖畔,静静地等待死亡……。当时,等待死亡中他能做的只是回忆过去,但24岁的他,又有多少过去的事可以留念?故间或他在湖边及上山走走,身体许可时还打打猎……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打发时光。可没过多久,他惊奇地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在恢复。逐步间,他又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,不久,居然完成了自己的医学学业,并一步步获得了博士学位。
于是,特鲁多继续回到城市里行医。奇怪的是,每当他在城里住上一段时间,结核病就会复发;而一旦回到撒拉纳克湖地区,又会恢复体力和心情。1876年,特鲁多干脆全家迁居到了荒蛮之地的撒拉纳克湖畔。
1884年,特鲁多用朋友捐赠的400多美元,在这里创建了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——“村舍疗养院”。
19世纪末期,特鲁多一直走在结核病治疗和研究领域的前沿,成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。他还创办了一所结核病大学,他倡导的对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许多照料方法沿用至今。1915年,特鲁多死于结核病——毫无疑问,他比当时许多结核病人,包括普通人都活得长久,寿命已经超过百岁。他被埋葬在美国不知名的撒拉纳克湖的湖畔,墓碑上刻着他行医生涯的座右铭:“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”。近一个世纪以来,来自全球的医师,一波波地来到这里“朝圣”,为的只是重温一下这段教诲,吸取一些精神素养!
我们回过头再看看他在墓志铭上的这句名言,就可以推测出,他是结合自己一生与疾病的斗争以及行医的经历,对临床医学的很精辟、很深刻的理解。
首先,他是告诫医生和病人,由于医学发展的局限性,医生们有很多无奈,对于疾病来说,只有一部分能够完全治愈;很多情况下只能使病情有所缓解;医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,患者也要有所了解,或者说医生有义务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这一点。
其次,作为一个医生,尽管我们没有能力使患者痊愈,甚至连使病情缓解也做不到,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去帮助和安慰病人,尽可能的使患者从身体上、从心理上舒适一些。
我想,特鲁多医生的话,既是对临床医学的客观评价,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,体现了一个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。
“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”,我愿意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,如果能治愈,那就努力去治愈我的小患者;如果治愈不了,那就尽力缓解病情、减轻他们的痛苦;如果什么都不能做,那也要让他们感觉到,我们已经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尽力帮助他们了!

评论(1)

热度(10)